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

1. 概况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与江西稀有稀土钨业集团公司拟合资组建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本可行性研究即针对新公司的市场、战略、组织结构、管控模式、以及盈利情况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期给合资双方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合作方情况江钨集团是在驻赣中央所属的有色企业基础上组建的一家省直属国有企业集团,主要生产经营钨,钽铌,稀土三大系列产品,同时生产和经营机械,机修,化工及其他金属产品。是集矿山采选生产,冶炼加工和外贸出口与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目前下属26家企业,其中包括14家存续企业和12家拟破产重组企业。

江钨集团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势;其所属企业黑钨金属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0%,钽铌金属可采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9%;其钨、钽铌、稀土的采、选、冶、加工生产技术及工艺设备条件,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江钨集团的钨精矿生产能力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并拥有亚洲最大的钽铌采选企业和国内第二大钽铌冶炼企业,稀土冶炼加工也形成了一定规模,在国内居重要地位。短期内在矿产资源上有很强的控制力,但是从长远来看,资源枯竭的趋势非常明显,目前多家企业资源难以为继,尤其是黑钨资源,经过几十年强化开采,资源大量消失,普遍都进入开采中晚期如果近期黑钨矿储量增长无望,特别是找不到大型黑钨矿床,2010年以后黑钨精矿产量将大幅度下降,黑钨资源优势很有可能丧失。

江钨集团的盈利能力并不十分良好。截止2002年12月31日,江钨集团帐面资产总额为220,234万元,负债总额163,18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总额3,598万元,净资产总额53,456万元,销售收入总额104,511万元,利润总额2,057万元。但如果按照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审计,江钨集团下属14家存续企业的总资产为110506万元,净资产353333万元,净利润1304万元。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审计,其总资产为97248万元,净资产22075万元,净亏损1867万元。总体看来,江钨集团的资产规模较大,但负债高,而且盈利能力不强。

江钨集团的性质仍是行政翻牌企业,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控制和决策影响力度不大。根据远卓对江钨下属企业领导的访谈,认为企业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组织:

n       多数企业组织机构臃肿,管理与后勤人员数量较多,但工作量不足。

n       管理效率低下。

n       管理人员的考评流于形式。

2、人员:

n       普遍存在冗员问题,人员富余,工作量不足,并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成本包袱。

n       多数企业用人机制基本仍是终身制,限制了企业根据生产需要降低职工规模。

3、研究开发:

缺乏资金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和设备更新。目前普遍存在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现象。并且无力开拓利润较高的深加工业务。

3. 合资合作方式3.1.       合作范围五矿总公司和江钨集团将通过有效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立足江西,面向全国,通过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稀有稀土钨业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架构,提高公司在矿山开发、冶炼、加工及科研方面的能力,争取将公司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以稀有稀土钨业为主业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科研和贸易为一体的企业,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

3.4.       出资形式五矿总公司以人民币货币资金30600万元作为对公司注册资本的出资。

江钨集团以其所属的29400万元净资产作为对公司注册资本的出资。上述净资产的数额以经双方共同确认的截止于2002年12月31日的评估数额为准。

4. 行业与市场分析4.1. 行业分析4.1.1.  钨钨是一种高熔点、高比重、高硬度的金属,是现代工业不可替代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冶金工业、矿山工具、石油钻井、电子电讯、建筑工业、兵器工业、航天航空等领域。随着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建筑工业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钨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钨制品按照其冶炼以及加工的程度主要包括仲钨酸铵、氧化钨、钨粉以及碳化钨粉,硬质合金以及钨丝、钨材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

一、我国钨工业的现状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一)资源

我国的钨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且分布比较广。但由于开采不集中,国内企业间恶性竞争,致使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不理想。

1、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一

世界钨矿的储量按钨含量计算大约有690万吨,中国的钨资源保有储量为532万吨,居世界首位,占世界储量的77.1%;加拿大为48万吨,占6.96%;前苏联为28万吨,占4.06%;美国为15万吨,占2.17%;澳大利亚为13万吨,占1.88%。

2、国内钨资源分布广泛

中国是世界上钨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这些资源分布于全国22个省和自治区的255个矿区内。其中湖南、江西两个省的储量最大,占全国总储量的43.22%。

(二)生产状况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钨开采、冶炼产品生产国。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由以钨精矿等初级产品为主向仲钨酸铵、氧化钨、钨粉、碳化钨粉等中间产品为主转移的战略目标。目前国内钨行业仍是“正宝塔”形的格局,即钨精矿产量最大,钨中间产品次之,钨深加工产品最少。

从生产技术水平来说,钨的采矿、选矿及冶炼,中国已达到世界第一流的水平。而从钨粉、碳化钨粉一直到硬质合金的深加工产品,我国同世界一流水平相比,差距很大。2000年钨行业状况是:采(选)矿能力10万吨以上,矿产量45500吨;钨冶炼生产能力(以仲钨酸铵为例)80000吨,产量27500吨;硬质合金生产能力10000吨,产量8740吨。我国由于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落后,许多高性能、高精度的硬质合金工具仍依赖进口。

1、钨矿生产

根据有色协会快报统计,到2002年10月全国钨矿山折合WO3含量达到5.3万吨,其中江西省达到3.5万吨,预计全年全国产量将超过6万吨。比2001年全国年生产总量5.33万吨有大幅度提高。

为了规范中国钨业的生产经营秩序,抑制价格不断下滑的势头,中国政府决定从矿山生产方面对生产总量实行调控。2001年12月20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一批共66家具有采矿资格的钨矿开采企业名单;2002年4月11日,又公布了第二批共63家具有采矿资格的钨矿开采企业名单。除去重复统计的以外,目前中国从事钨矿开采的企业共有123家。

2、钨中间产品

目前中国的钨中间产品生产能力在80000吨以上,但由于中国钨行业实行“总量控制”政策及严格的“出口配额”制度,自96年以来生产量呈下降趋势。

3、钨深加工产品

1997年以来,中国的钨消费量一直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强,是世界最大的钨消费国之一。以硬质合金和钨材为主的钨深加工产品,近几年国内产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最近两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2000年我国硬质合金生产能力10000吨,产量8740吨。以硬质合金和钨材为主的钨深加工产品,近几年国内产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最近两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提高产品档次,提高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比重,可以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以硬质合金为例,据统计,全世界生产硬质合金约25000吨,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包括其配套工具)。硬质合金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量约6000吨,我国硬质合金出口量占其中20%左右,但销售收入现在仅占到1.5%。

4、我国钨产品外贸出口概况

我国虽然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钨产品出口国,但出口的主导产品是钨中间产品。而国内市场需要的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工具和钨材产品,大部分还要依靠进口。

(三)目前全行业经济效益不理想

1、开采无序,导致总量失控。

问题源于80年代中期。在“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的政策引导下,乡镇小钨矿、民办小钨矿迅速发展,形成了“大矿大家开,小矿放任开”的混乱局面,钨精矿产量急剧增加。近几年来虽然进行了多次治理整顿,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据统计,1983年我国钨产量为3.5万吨,到90年代高峰期增至7万余吨,增幅达100%。经治理整顿后,2000年全国可统计钨精矿产量(65%WO3精矿折合量)仍达4.77万吨,2001年增至5.21万吨,其中尚未包括未统计的民采产量。而2001年钨市场消费量仅4万吨左右。

2、价格倒挂,造成利益失衡。

我国钨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完全可以控制国际钨市场。但由于开采无序、生产失控、竞相压价,导致供大于求,钨精矿市场长期低迷,致使我国的资源优势没有变成经济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钨精矿的定价原则是逆向定价,即以冶炼企业的价格反推矿山钨精矿价格,既没有考虑上游产业的生产成本,又不体现下游环节的利益分配。

3、技术落后,致使资源浪费。

我国现有的钨矿山采选工艺技术老化,设备设施陈旧,有的甚至在超期服役。由于企业资金困难,生产技术装备得不到及时更新改造,劳动生产率较低。选矿回收利用研究投入不足,选矿实收率和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和提高。产品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加速了钨资源的消耗。由于我国目前钨生产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总量比例较低,钨企业的经济增长只有依靠量的扩张来实现,量的扩张与资源的消耗呈线性正比关系。

4、储量萎缩,制约行业发展。

我国钨资源经过近百年的开采,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民采的迅猛增长,钨储量下降速度加快。1994年-1999年世界钨金属储量减少了30万吨,其中中国减少了17万吨,占56.7%。从近5年来世界各国的钨产量来看,中国的钨产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钨矿产量的增长反映了钨资源消耗的增长,在我国目前生产技术水平下,资源的消耗比产量的增长还要快。按现有的开采能力计算,7到8年后,我国的黑钨资源将消耗殆尽。

5、矿山老化引发社会问题。

现有的国有钨矿山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按原苏联模式建设的老矿山。现已大都成为末期矿山,这几年都是依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基本运转的。矿山老化反映的问题,除了资源枯竭、产能萎缩、技术落后、效益低下以外,同时引发的矿区人口增加、企业人员富余、下岗再就业困难,住房、就业、子女上学等问题突出,特困家庭弱势群体比例上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

4.1.2.  稀土(一)世界产量和消费量

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稀土精矿(含氧化物)产量为:中国5.2万t,美国1.5万t,印度0.27万t,独联体0.1万t。1990年至1998年世界稀土产品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1990年世界总消费量约3.19万t,1995年为4.32万t,1998年达5.41万t。

(二) 国外稀土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

1、催化剂

欧美稀土产品最大消费市场是催化剂。国外约44%用于石油炼制中催化裂化方面,其他少量用于化工厂等排放气体催化净化处理。由于环保法规日趋严格,汽车尾气净化用催化剂消费大幅增长。

2、冶金

在冶金领域,稀土主要用于球墨铸铁以及相应形成的特种钢材和合金,使之具有抗氧、硫及其他有害元素的作用,提高界面活性、提供特殊的磁性等。总体上这类产品已进入成熟期,市场波动较大。    永磁材料则是新材料,在美国已占冶金领域主导市场。永磁材料所用稀土金属包括镧、钐和钕,但仍以钕铁硼合金为主。稀土永磁材料磁性好,便于小型化,广泛用于各类磁体、磁性元件、音圈、电机和微电机,今后将成为重要的增长市场。

3、玻璃和陶瓷

在玻璃方面稀土材料广泛用于玻璃磨料、光学玻璃和玻璃添加剂如消光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广泛用于电视显像管、屏幕、透镜、反射镜等。在陶瓷方面稀土有4种基本用途:彩釉,耐高温材料,电子陶瓷和燃料电池。

4、发光材料和荧光材料

包括彩色电视阴极射线管、X--射线增强器和新光源等,美国稀土消费已超过170--225t。主要使用的激发材料如铕、铽、铈、铥、镨等的化合物,而基质材料则为镱、钆、镧的氧化物、氧硫化物、磷酸盐、钒酸盐、硅酸盐等。

5、镍氢电池

以混合铈稀土合为代表的稀土合金已大量用于生产可充电的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镍氢电池随着便携式电话、个人电脑和PHS等的普及而增长很快,已有替代镍镉电池之势。

6、其他

稀土的其他应用种类繁多,如金刚砂、原子能、碳弧电极以及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方面。

(三)我国是稀土生产和消费应用大国

我国稀土储量超过1亿t,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8%。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稀土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目前,属于稀土的16种元素除钜(Pm)外均能生产。自1993年以来,我国成为稀土精矿、二次加工产品最大生产国,也是最大出口国,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出口各类稀土产品已在6万t左右。

我国国内稀土消费也雄居世界第2。近10年来国内稀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高科技领域应用更是发展迅速。

(四)我国稀土工业呈现资源浪费,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我国稀土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全。稀土元素品种全,特别是与高新技术相关的中重稀土,特别是南方吸附型中重稀土资源。我国稀土的应用开发水平还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稀土产品,有2/3是出口的,只有1/3得到了应用。全国稀土工业的布局比较散、规模小、科技水平低;受技术力量、经济实力的局限,无力形成合力打造稀土工业的巨舰。

(五) 我国稀土产业未来将呈现五大趋势:

趋势一:上下游开始对接。随着经济实力与技术力量的发展,一些稀土企业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处在产业链的一个节点上,企业的产业布局开始向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方向扩张,与核心环节形成产业联盟。

趋势二:产业集中度大大提高;国务院批准通过由国土资源部等部位联合上报的《关于组建全国性的稀土企业集团的请示》。组建全国性稀土集团是国务院整顿稀土行业,制止对稀土资源的乱挖、乱炼、乱出口的重大举措。

趋势三:未来仍是稀土出口大国。

趋势四:稀土产品价格趋于平稳。

趋势五:开发模式发生革命。稀土开发将从小规模生产模式转向大规模定制(大规模定制能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模式的改变,也是稀土行业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转变。

4.1.3.  钽铌钽、铌主要的工业矿物有钽铌铁矿、钽铁矿、铌铁矿、褐钇钶矿等。钽、铌金属的熔点高、塑性好、蒸汽压低、导热导电性能好、化学稳定性高。钽铌在电子、冶金、钢铁、化学、硬质合金、原子能、超导技术、汽车、航天航空等工业和技术领域中有重要用途。总的来说,钽主要用于电子、冶金、硬质合金、化学工业;铌主要用于钢铁、陶瓷、超导和原子能工业。特别是钽粉、钽丝大量用作电容器原料。